2021年11月25日,老金沙9170登录入口第58期“月读一本好书”活动重返线下,在老金沙9170登录入口研究生会成员司佳琪的主持下,同学们在教A215一同畅游知识的海洋。本期的活动主题是“古树千年,慧根延续”,同学们通过深入阅读梁衡先生所作的《树梢上的中国》,了解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历史兴衰,理解作者“人文森林”的理念,也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古树与文明的思考。
第一位进行分享的是来自林学的杨艺慧同学。她从作者梁衡的理念作为切入点,浅析了“人文森林”理念,借森林来保护文化,借文化来保护森林。同时,分享了《华表之木老银杏》与《死去活来七里槐》的故事。最后杨同学感慨到,每一棵古树都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是活着的历史坐标,是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地标。我们应该保护古树,认识古树,体会古树。
第二位进行分享的是林业的金灿同学。她首先分析了书和树之间的关系:书由木浆造纸,加以印刷而来,或许它们之间冥冥中自有缘分。而在梁衡先生的书中,同样有一批植树、护树、爱树并与树结缘的人。借古树讲历史,讲人与树的关系。通过借树写人,以人说树,在历史与传说之中,为树写一段演绎。
接下来进行分享的是来自林业的陈思奇同学。她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书中《秋风桐槐说项羽》与《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两个故事。她说,世间比人的寿命更长,又与人类长相厮守的生命只有树木了。它能超过人十倍,二十倍的活着,它的年轮在默默的记录历史。就算死去,埋于地下硅化为石为玉,为我们存留着那个时代的风云。
第四位进行分享的是来自风景园林学的司佳琪同学。她说,世人多知左公柳,而很少有人知道“沈公榕”。历史竟是这样的浪漫。在祖国的西北大漠和东南沿海,各用两棵树来标志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左公柳见证了新疆的收复,沈公榕却见证了中国近代海军的诞生。阅读思想充沛的人文古树,感受大气磅礴语的英雄主义气概,探索真理的无畏品质,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持续发展。
接下来分享的是来自风景园林的卢嘉浩同学。他分享了在“冬季到云南去看海”一文中,作者从“热海”这种地质现象入手,追溯产生“热海”的原因。作者惊奇的发现,“是这满山的绿树饱饱地蓄足了水,然后再慢慢渗入地下,经地火加热后又悄悄送回地面。”在这里,作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诉人们:如果没有森林资源,地下就不可能储备足够的水资源,“热海”现象也就不会产生。那么,要想这种地质奇观永续持久,让人类长期享受温泉,享受美好的生活,就必须爱护我们这里的古老树木,爱护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最后进行分享的是来自风景园林的刘欣然同学。她以《树梢上的中国》中记载的古树地图为始,为我们总结了这本书的特点。《树梢上的中国》标志着梁衡先生又一独特的散文创作。他总是喜欢走在文学的边缘去创新、猎奇。用老树作为素材讲故事,题材独有,视角新颖,文化内涵丰蕴。这本书的特点是,每篇文章记载的树,都附有精美的图片,好像这些树就在人眼前,仿佛一位饱经沧桑而慈祥的老人,轻轻摇晃着枝叶,显得那么亲切和蔼,伸手即可触摸。
阅读分享结束后,进入到本次活动的第二阶段,由同学们带来好书原文精彩片段诵读。
来自林学的王欣怡同学分享片段
来自林业的陈越洋同学分享片段
来自林业的龙洋同学分享片段
来自风景园林学的田瑞同学分享片段
来自风景园林的汤志璇分享片段
来自风景园林的秦越分享片段
同学们精彩的分享全部结束后,由老金沙9170登录入口研究生会组织上一期获奖同学为本次参加活动同学进行打分,并评选出本期获奖同学。
在本期“月读一本好书”活动中,我们与梁衡先生一同游历了祖国各处的古树名迹,获得了更多关于古树的知识。我们与古树一起,收获历史,延续慧根。
附:第58期“月读一本好书”活动评选结果